今天打开尘封好久的台式电脑,翻了翻里面的内容,其中有三个文档,一个是我给叶子写的,一个是叶子回我的,还有一个是班主任分享的关于早起的文章。
对话背景:高一那年寒假,叶子刚刚结束期末考试,手写了 3、4 页的纸(可惜现在不见了),找我要平板,说是和方便同学们联系,我拒绝了,她居然一天没吃饭,以此来威胁我,我长这么大,是吓大的呀,当时那个气啊,恨不得揍她一顿,想了想都 16 岁了,留了一个文档,我就提前回家了。没想到她会给我回信,真是没想到她当天就回了,今天才看到,哈哈~
年少真是犟嘴,还好当年是维持了自己的原则,今天暑假我和叶子还提及过此事,她淡淡说:“你当时不是没给(平板)我嘛~”。
我给叶子的信
“希望你能认真地看下去,用心体会我的想法。”
叶子你好:
期末没有考好,我看出来了,我和妈妈都没有责怪你,静待你的努力。我非常认真地读了你的文字,你愿意主动用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很欣慰,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也把我的想法说一说,请你耐心看完。
高中阶段谈恋爱是学校规则不允许的,或者说是和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相悖的。你们大多数都处在 16-18 岁,正是青春期,对异性的向往是非常正常的,我在读师范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谓的恋爱也就是互相喜欢而已。实际上,恋爱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当。从法律上来说,男生 22 岁,女生 20 岁才能结婚;从经验上来说,既然考上了怀中,起码得上个本科吧,从高一到本科毕业是7年,有多少人能保证从一而终;从道德上来说,即使大学一毕业就结婚,哪来的物质基础,全靠父母的赞助吗。所以我认为,在高中阶段谈恋爱是不现实的。
另外高一实验班二班的班长因为谈恋爱被学校停课半个月,双方家长到学校写保证书,下次再发现勒令退学。这事你可以去打听一下,就是这学期发生的。
对于手机这事,我们政治课上有说过,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不可否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是每位成年人的必需品,甚至可以一两顿不吃饭也不能没有手机,智能手机是个好东西,但是它占用了人们太多的时间。
我们家对于手机的态度相对来说管理不宽松,但也没有一刀切,每周六都能愉快的玩一会手机。
“平时上学他们所说的新闻时间我也不知道,他们聊游戏我也不知道”。首先我得反驳一下这句话。我们没有必要做一个全能的人才,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你觉得聊游戏很时尚吗?还是想着也要下载游戏去玩玩?每周六也给你手机刷了呀,一些重大新闻都在头条报道,完全可以了解。
再说“别的同学都用和手机互相联络”,不知道你们在联络什么?如果是学习,我的手机不限时给你联络,如果不是,一个星期只有周六晚上和周日上午不见面,“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事当面说不是更好吗?
最重要的是,高中确实没有时间刷手机呀,难不成你想每天晚上回来都要刷一会?手机毕竟是一个娱乐产品,偶尔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像吃饭睡觉那样不可或缺。
据我了解,手里有智能手机的同学,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们买了手机为了是和方便联系父母,其他人我不熟悉,你参考一下初中同学,查乾、李鸣宇、范舒航、孙毅、汪晔这几位父母都在身边的同学,如果他们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我也不例外。
同学的感情值得去维护,值得珍惜,但是他们终究是生命的一个个过客,若干年后,谁还记得谁?就譬如你的小学同学,现在还能记起几位?而你,始终是你自己。
少年,努力吧,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你。
最后,文件夹里有一个名为“自律的人生,从‘早起’开始”的文档,是班主任江老师在群里分享的,昨晚发了两次,也希望你能认真读一读。
爸爸
2021.1.31
叶子给我的回信
爸爸:
首先,你可能有点儿误解我的意思,我在信中说了,我没想着要谈恋爱,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句话:“女孩子要明白前途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真的很深入我心,我觉得很有道理。
没错,这的确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三天不看头条的话就差不多和社会脱节了,你说手机会占据太多时间,我觉得这个完全是可控的,你应该也知道你自己,每天不是电脑就是手机,实在不行还可以玩 ipad,这完全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没有控制住你自己。你看看我妈,她手机里有抖音,这个软件相对于她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毕竟她之前也说过曾经多次刷到凌晨,但是她现在很忙,忙着招生,忙着帮学生提分,根本就没有心思和时间玩这些。我觉得你看到这里可能又会说:‘对啊,你哪又有时间玩这些啊。’我想说的是,手机也不是只能聊天刷抖音的,他也可以用来看文章,背单词,你也许觉得这很不现实,毕竟我拿我妈手机背单词还得刷会儿抖音,可这就像我在信里所说的手机时间限额一样的道理。我知道可能我曾经所做过的一些事情以及你们所见到的一些案例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导致你们大人都有一个固执的思想:玩手机影响学习,一拿起手机就是在玩。我现在 16 岁,还有两年就成年了,你们所说的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我想要什么,一个好的前途比什么的诱惑都要大。
我说的同学们用手机联络并不是表达我要天天和他们联络,聊天,我只是举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且我在心里所说的那些同学的案例都是真的,你也许会觉得不太可能,这样的家长不负责,但他们的成绩,平时的表现并没有比我差.你可以以你自身为参照,你不也是天天和同事们见面吗,可还是会有群聊和个人的聊天框。人生中的过客有很多,总不能都错过吧,那还有什么相遇而言呢。
我觉得你让我参考之前的初中同学是没有意义的。李鸣宇,刚开学的时候还是会打招呼的,可是后来他就算看到我也会跑回家,范舒航也是这样。连孙毅在一层楼,每天在走廊上穿过来穿过去的也没怎么说过话。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也不想成为他们那样。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一不开心就特别不想说话,上高中之后更是如此,用这种文字的沟通方式是我目前找到比较合适的方法。不是我所有的想法和烦恼都可以和你们分享的,你们都是从我这个年龄过去的,应该可以理解我这种想法,我希望等我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自己听听歌,看看文章,和朋友们聊一聊天,而不是手里拿着笔,眼里映着作业,脑子里想着些有的没的。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有能力管理好自己,控制住自己。我知道我的一面之词不能改变我在你们心里那个幼稚,不自律,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孩的形象,但还是希望你们可以多从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何叶
2021 年 1 月 31 日
附件:自律的人生,从“早起”开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一个人连早起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未来?
曾国藩就是“早起”的践行者,几十年日一日,他也是早起的受益者,但是他早起的好习惯,是从哪里学来呢?他在家书中对儿子说:曾家从高曾祖父开始,就有早起的家风,曾祖父、祖父、你父亲、你叔父都是天还没亮就起床,自己为了传承先人的家风,也坚持早起。还说“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何自强呢?就是要勤勉自强!要培养出勤劳的品性,我们具体又该如何做呢?
曾国藩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一个人要想养成勤奋自强的习惯,戒掉身上懒惰散漫的坏习惯,首先就是从坚持早起、不睡懒觉开始。成年人的自律是从不熬夜、早睡早起开始的!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人越是早睡早起,越勤奋,越感觉精力充沛、时间越充足。
曾国藩去京城当官的前三年,属于人生蛰伏期,一直都是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整日清闲,经常与朋友吃吃喝喝,因此身上染上了许多毛病。比如说,多言、浮躁、喜欢开玩笑、学业荒废、暴饮暴食等等,这也直接导致他精力亏损,总是晚睡晚起,还因此得了一场大病。父亲还专门给他写了一条保身之训——“节劳节欲节饮食”。曾国藩吃一堑长一智,时时当作养病,少了交际应酬,生活也更加规律,早起早睡,读书学习,精气神也慢慢凝聚、恢复。正是这个小小的改变——早起,让曾国藩生活大变样,正如作家高尔基所说:“哪怕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从此以后,曾国藩自律修身,早睡早起,每天晚上写日记的前2个字都是“早起”,他义无反顾地走上效仿圣贤之路,还发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曾国藩坚信“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而且说“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古代成就大事的人,多是从勤勤恳恳做小事得来的。坚持几十年的“早起”,就是一个非常磨练人意志的“克勤小物”。我们将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做好了,大事也自然会水到渠成,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曾国藩认为将早起这件小事坚持到极致,便可在无形中收获成功人生。他不仅是这么想的说的,而且还是这么做的,我们去读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便可知晓。
当我读到曾国藩临终前的3篇日记,我被深深感动了:曾国藩老态龙钟,混上上下都是病,但他依然忍住疼痛,按部就班的工作学习、早起晚睡,其勤勉一生的高风亮节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曾国藩的成功人生,正是应了《菜根谭》中的一句名言——“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奇立异超凡绝俗,这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完人,真正的完人就是常人!曾国藩自己是早起的受益者,又经常在家书和家训中告诫兄弟子侄一定要早起,甚至是将早起写入曾氏家训,好让子孙后代都来传承“早起”的好家风。他在家训“八本之说”中说: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家过日子以早起为根本。他还告诫大儿子曾纪泽“过去我祖父星冈公最讲究治家的方法,第一要早起”。在曾国藩看来,早起关乎一个家庭的兴衰,因为他总结“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如何看一个家庭是否有勤的家风,就是看子孙是否早起。假如子孙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就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家运要衰败了。
结束语:
当我自律,人生为王!什么是自律?就是逼着自己去做不喜欢但是应该做的事情。大多数人因为惰性的驱使,喜欢睡懒觉,而早起就是与懒惰的恶习做斗争的最好方法。我们战胜了它,才能控制好人生。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普通人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懒字。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坚持早起。比如说,前 NBA 篮球明星科比每天凌晨 4 点起来训练;企业家李嘉诚在清晨 5 点 59 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去办公室,开始工作;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Tim Cook 每天凌晨 4:30发 e-mail、5 点健身;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 Jeff Immelt 每天 5:30 起床;迪斯尼集团首席执行官 Bob Iger 每天 4:30 起床,等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千万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要不然到了后面,就会后悔莫及!学习曾国藩的第一个智慧锦囊——早起,我们的人生也会在悄然中发生变化,而且是越变越好!
我真的是对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导致我浪费了不老少时间。
话到嘴边还真是憋不住,如果一个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者都还没足够修身养性,言传身教下的学生我都不敢想象,小学初中老师更是人生的旗帜和标杆,我也在思考,是哪个环节的问题。
这个“父女对话”看上去是一次“沟通”,但当你读第二遍,甚至不需要,过下脑子就会发现:真正憋屈的,不是那个沉默的“叛逆期孩子”,而是那个一再自我解释,却依然被父权压制的少女。
她不是错了,而是被理所当然地否定了情绪、需求、判断力与自我表达的正当性。
看似温和,实则设下一套社会化逻辑,让她不敢再提需求,只能在“我是为你好”的结构里自我质疑。
女儿的信,是被逼出来的独白
而她的父亲,还在对外展示:“看,我们在沟通。”
底下还一群人附和,回你原话:祝你快乐成长,各自安好吧!
看到你那篇文章,我到底来看看,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看完你最近的博文和留言,突然有点恍惚:
你是那个说自己学生是“弱智”的人?
还是那个把“少年努力”“自律改变命运”挂嘴边的教育者?
如果这两种角色真都属于你,那“教育”在你这,可能只是写给自己看的剧本。
这不是教育,这是“带滤镜的自我营销”,蛮割裂的。
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培养他的兴趣,引导他发现学习带来的趣味性,让他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才会调动内在积极性。好的教育父母必然都是付出极大努力的,只有父母在孩子幼年的引导才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学习。这很重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伟大人物”的那种自律性,自律很重要,相对于自律,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外部诱惑,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律是残酷的,违反“人性”的,而欲望诱惑更容易,一如打游戏为什么能让孩子趋之若鹜,就是能获得爽感。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及时帮他们排忧,以免小小的阻拦成为他们幼小心灵的折磨,避免痛苦催生逃避。
@丨旦你说的非常好,孩子从被动到主动学习,需要内化,而不是外在的压力,有些家长的做法会适得其反,不仅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反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
@丨旦挺感人的一段文字。博主有个好女儿哈,恭喜恭喜!我家神兽是年十四了,明显出现了些小学时候没有的叛逆–逆向童年的一种成长吧!关于电子产品,双休让玩个够,其他时间则让以学习和休息为主。与小伙伴们的网上交流,当然要尊重小家伙们的自由了,不然会与社会断层的。前两个月,我还专门给孩子办了张银行卡–第一张银行卡。让学会存钱。
好健康的交流方式,有点羡慕,从一个刚成年的学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您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不过我还想对最后那篇早起的文章发表一点看法哈哈哈哈,虽然我挺喜欢早起的,因为早晨的时间很安静,我也喜欢在早上安排我的一天,但看到「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一个人连早起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未来?」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本能的厌恶。大概是以前和长辈老师的交流都不太健康,看到“指望”、“未来”、“做不做得到”的字眼,总会有一种「反抗」的反射机制……
@Eltrac感谢对老何的认可,最后的那个附件是放寒假的时候高中班主任给孩子打鸡血用的,防止孩子懈怠。
父亲和女儿都很理性,为你们的交流点赞。女儿现在上大学了,回看这些信是不是更有一番思考。
@夜未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好不容易养个娃,总不能废了😂
自律的人生,从“早起”开始有的自律的人生,还得享受孤独。自律看上去就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基本远离了吃喝玩乐。但是有信仰有目标.
@acevs“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难为何老师这个老父亲操碎了心,你女儿是有主见且三观很正的人,你可以很放心了
@定州小徐还行吧,没有走上歪路,至于能走多远,靠她自己的造化。
能和孩子开诚布公的聊,真好!我家孩子现在叛逆,什么都不和大人说!!
@老张博客好像每一个孩子都有那么一个阶段,人生观形成的初步时期,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胸怀大志,谁也不服。我们家长冷处理就好,尽量不要起正面冲突。
同样的作为父母 我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平平安安的 其次是为人处事 和学习 亦或者是能力
@刘郎是的,平常心对待孩子,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回忆。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个的确就让人很绝望啊,干嘛要这么卷呢,我不想被卷着跑啊
@obaby无论如何,趁年轻努力一点总是好事,省得老来后悔。
以这样一种形式与孩子相互交流,觉得不错,有些事只能用文字慢慢去表达,口头还没办法做到。这个年纪正是寻求独立、自主和自我认同,通俗叫就是叛逆期,成熟的必经之路,所以请耐心,虽然我娃二岁半不到,所以还不能完全体会到老哥的无奈~
@粽叶加米孩子当时已经 16 岁了,这种事如果口头交流,肯定会发生口角,“当面锣,对面鼓”两代人争吵起来就不好玩了。
好像成功人士都是早起的,他们把我们沉睡的时间都用在了努力上,难怪是他们成功了。
@maqingxi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背后的付出太多了。
都是飞扬的青春呀。
@keylele孩子到了叛逆的年龄真让人淘气。
@Mr.He我家也是女儿,再等 13 年,讲不定也会叛逆,提前准备起来
@keyle想一想我们年青的时候也是一样叛逆,心理就舒坦一些。只要孩子不犯原则性错误,我们安静做个旁观者也挺好。
一篇文这么多字…太能写了。我感觉自己已经很能早起了,每天六点前必定起床😂
@沉沦不是现写的,当年的文字翻出来发的。
@沉沦老沉呀,你真猛,每天六点前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