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的思想,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倡导爱的教育,很多时候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都采取比较宽松的教育方法,宽容与纵容就像天平的两端,如何精准地把握其中的 “度”,是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年幼的孩子,比如处于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阶段,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探索但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都较弱的时期。此时,宽容的尺度可以相对放宽一些。当他们不小心打破物品、弄脏衣服或者在学习初步技能时出现错误,家长和老师应更多地给予理解和耐心引导。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画画时,把颜料涂得到处都是,这时候不应立刻严厉批评,而是可以用温和的语气说:“宝贝,你画得很有创意呀,不过我们下次画画的时候可以试着小心一点,不让颜料跑到桌子外面哦。” 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探索热情,又给予了适当的行为指导,体现了在这个阶段相对宽容的教育态度。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进入小学高年级及中学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逐渐提高,对是非对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时,宽容的 “度” 要相应地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原则性。比如,孩子在考试中因为粗心大意成绩不理想,家长和老师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如何避免粗心的方法,同时强调认真对待学习的重要性,但不是一味地指责。对于一些违反道德规范或学校纪律的行为,如撒谎、抄袭作业等,就不能轻易宽容,而要严肃对待,让孩子明白这些行为的严重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对于孩子的无意过失行为,如不小心损坏物品、偶尔说错话等,应给予充分的宽容。这些行为通常是孩子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他们并没有主观恶意。家长和老师可以以轻松的态度对待,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并引导他们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比如,孩子在帮家长做家务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杯子,家长可以说:“没关系,宝贝,你是在帮忙,下次小心点就好了。” 这样的宽容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同时也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
然而,对于孩子的故意不良行为,如故意撒谎、欺负同学、破坏公共财物等,就不能轻易宽容。这些行为涉及到道德品质和社会规范问题,必须严肃对待。要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行为的错误性和严重性,承担相应的后果,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正。例如,如果发现孩子故意撒谎,家长和老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原因,同时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减少玩耍时间、写检讨书等,以促使他们改正错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没有孩子的我竟然把这文给认真看完了😂
@白熊阿丸感谢阅读,文字功底不高,见笑了。
我孩子现在2岁不到,每天动不动就爱哭,博主作为过来人有什么经验吗?💕
@诺诺不要一哭就满足他的诉求,随他哭几次就好了,哭不坏人的。
@Mr.He今天我揍了他一顿!😂
@诺诺那么小的小孩揍他没用啊,3岁以内没有记性的,以后哭闹试着冷处理看看效果怎么样。
@诺诺是真哭还是假哭
@wu先生有目的的哭。
@wu先生时而真哭,时而假哭
@诺诺诺诺真哭是弄疼了或者身体不舒服,其他情况一律视为假哭😄
难的是把握好这个度,教育孩子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让自己随时都能又一个理智的心态。
@沉沦说得好,就是遇到熊孩子调皮的时候,很容易上头
已经拿小本本记下了
@小陈故事共勉~
知子莫若父,要保护孩子妈。我感觉。
@acevs扛起教育孩子的大旗,让孩妈休养😄
孩子的教育,比高数都难!
@安门吉日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斗争
耐心教育,不管怎么说该做的就做该树立三观的就树立是吧,这样长大后都会很孝敬!
@klcdm小树要长高也要修枝,可惜很多家长只知道溺爱。
孩子的教育很难呀,我媳妇经常会疯掉崩溃😂
@定州小徐你不辅导孩子呀,轮流崩溃减轻压力😄